酵素、胶原蛋白、益生菌粉……别再被忽悠了!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pg in /www/wwwroot/bhgjjl.com/cache/template/da42/bbe0/571af3850b6357ba5c47.html on line 43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pg in /www/wwwroot/bhgjjl.com/cache/template/da42/bbe0/571af3850b6357ba5c47.html on line 45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pg in /www/wwwroot/bhgjjl.com/cache/template/da42/bbe0/571af3850b6357ba5c47.html on line 47

联系我们Contact Us

酵素、胶原蛋白、益生菌粉……别再被忽悠了!

2024-08-11 05:23:32 新闻中心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风靡朋友圈、打着拥有多重功效的酵素、胶原蛋白、益生菌粉等产品,大多数人应该都不陌生,但真的这么有效吗?产品的真实成分是什么?

  仔细观察这一些产品包装,可以看见名称旁边都写着——固体饮料。什么是固体饮料?饮料不是液态的吗?且看权威回答。

  没想到吧,固体饮料竟然还有这么多种分类!并且它只是饮料界的一个小分支,一直不为外界所熟悉,也正因如此被冠以各种新颖奇特的商品名称,比如“乳酸菌固体饮料”“植物纤维固体饮料”“牡蛎山药固体饮料”“蛋白粉固体饮料”等等。

  看到这些名称,你该不会是觉得很像保健食品呢?会不会感觉固体饮料更营养、更健康?

  随着以传统固体饮料衍生出来的,营养性和功能性固体饮料慢慢的变多,让人眼花缭乱,难以辨别它们的真实属性。

  权威媒体曾曝光一起在咖啡中添加他达拉非(一种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西药)的食品安全事件。这种咖啡包装上很像市售的保健食品,广告还声称具有壮阳功效,很多不明真相的男性花大把钱买它当保健食品吃。

  再看过来,上图中左边的蛋白粉是固体饮料,右边的蛋白粉是保健食品。可能有人会问,你怎么看出来的?看标签!右边的蓝帽子标志就是保健食品的身份证。

  上图这款普通的蛋白固体饮料,看上去是否很像婴幼儿配方奶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它曾被虚假宣传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宣称比奶粉更有营养,还能大大的提升智力、增强免疫力。而真相是,长期食用这一产品的婴幼儿宝宝因营养缺乏长成了“大头娃娃”。

  一微商在朋友圈,利用上图宣传自己的这款固体饮料。这样的宣传语明显带有药效或者疗效,在收到消费者投诉后,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该产品做处罚。

  看到这里,你该不会是已经明白了?原来朋友圈大肆宣传的固体饮料只是普通食品,也是最容易被偷换概念、虚假宣传的一种食品。

  为此,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固体饮料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为什么固体饮料喜欢打出保健或者医疗的旗号呢?甚至违法添加西药或者其他违禁成分呢?究其原因,是为了宣传效果,引人耳目,提升销售量,但是这种行为可是违法的!

  此外,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门槛高、利润丰厚,普通食品尤其是固体饮料就“乘虚而入”,如果添加了一些功能性成分,比如活性肽、益生菌等,更容易被过度宣传,所以大家在购买时,一定多加辨别。

  1. 看配料表,因为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所以,消费者要看可提供营养的配料是否排在配料表前几位。

  2. 看标签标识,所有食品都要在醒目位置清晰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不要轻信推销信息。

  3. 看价格,如果价格偏高,甚至接近或超过保健食品或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价格,建议还是不要购买。

  4.固体饮料没有具体的保健功能,更没有治疗功效,可以适当喝一些,但不能当成保健食品或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食用。

  请大家记住,固体饮料≠保健食品,购买前一定要擦亮眼睛,别再交智商税啦。(来源:佛山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