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蟹塘整理时节,1月18日,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农人邢振秀正给抽干水的蟹塘洒石灰消毒。“上一年螃蟹增产了,可是收入没有添加。本年终究还养不养蟹,到现在心里也没底。”他说,不管养什么水产,过些日子都该投进苗种了,他预备到区水产局讨教一下专家。
“上一年是螃蟹饲养史上最特别的一年。”高淳区农业局党委书记陈贤明说,上一年,高淳区螃蟹产值同比至少添加20%以上,但价格却跌落显着,小标准螃蟹(均匀每只2两左右)还好,价格只跌落了10%左右,大标准螃蟹(公蟹四两半以上,母蟹三两半以上)就惨了,简直是“拦腰一刀”。因而,上一年全区挨近20%的蟹农是亏本的。
“螃蟹标准操控技能农人底子把握,关键是商场欠好预判。”陈贤明说,上一年,三四十元一斤的中等标准螃蟹的确十分好卖,可是,假如本年咱们都养这种标准的螃蟹了,说不准大螃蟹的价格又上去了呢,终究大标准螃蟹也是有必定的花钱的那群人的。“区内大的协作社在想方设法了解主产区的螃蟹饲养意向,可是全面的信息底子不可能取得,所以咱们心里都没底。”
其实,螃蟹饲养业有过一个“大养蟹”到“养大蟹”的改变:开端几年商场供给缺乏,什么螃蟹都能卖掉,饲养规划渐渐的变大。后来供给充分了,蟹农们发现10只中等标准螃蟹卖不过2只大螃蟹,所以开端养大蟹。八项规则出台后螃蟹公款消费简直绝迹,大螃蟹又卖不出好价钱了。“终究该养大蟹仍是养小蟹,养多少大蟹多少小蟹,不只农人纠结,咱们也纠结,因为真的说不准。”陈贤明说。
已然养蟹效益欠好说,那么饲养面积是否削减了呢?“至少高淳区没有显着削减。”陈贤明说,虽然部分蟹农亏本,但大部分蟹农亩均纯收入能达二三千元,比种粮收入仍是要高。
“比较抱负的是青虾和螃蟹混养。”陈贤明说,这一混养技能已很老练。单一的螃蟹饲养,正常亩均产值在250斤左右,高淳有个农人上一年虾蟹混养,青虾和螃蟹每亩产值都到达175斤,虽然螃蟹标准小一点,但加起来亩均纯收益超越6000元。“现在,农业部门正大力推进这种饲养方法。”
无独有偶,泰州市姜堰区兴泰镇农人朱状民养了300多亩螃蟹,不过,上一年他选用的是蟹鱼混养方法。除了投进蟹苗,他在每亩水面投进了30条鱖鱼或鲢鱼苗,螃蟹的产值底子不受影响,卖掉的鱼便是多出来的纯效益了。泰兴市黄桥镇诸马村渔业示范户钱国才原本是养鱼的,上一年初在鱼塘里套放了蟹苗,入秋后利用地笼捕蟹,亩均增收1000多元。兴化市中堡镇龙虾与螃蟹混养的塘口有1.7万多亩,该镇水产站副站长王坤方介绍,虾蟹混养,龙虾卖完后,绝大多数饲养户就能回收饲养本钱了。
“曾经螃蟹都是一家一户精养的,现在改为上世纪70年代那样的散养了。”坐落苏州市相城区的西湖水产生态饲养专业协作联社场长毛巧林和记者说,现在,环阳澄湖西湖的七个渔业专业协作社联手,一起组建了苏州市西湖水产生态饲养专业协作联社,农人可按水面、资金等多种形式自在入股,饲养形式则由曩昔一家一户圈湖精养转为散养。
阳澄西湖的螃蟹饲养户原先每家仅有2030亩水域,圈子小、饲养密度高,全赖人工喂食,均匀每只螃蟹饵料本钱在10元左右,还要消耗很多人力。前几年因为阳澄湖水质欠安,激浪鱼、贝类等逐步消亡,既危及水体生态安全,也不利于螃蟹饲养,有关部门出台规则,在阳澄湖饲养螃蟹不允许投进任何含有添加剂的饵料,只能投进小鱼小虾、水草等天然饲料。遍及湖中的围网也被悉数撤除。这样,养螃蟹能够,但有必要粗豪的散养了。
没想到散养带来意想不到的优点。毛巧林说,粗豪饲养之后,直接饲料本钱下降到每只1元,虽然总体上大标准蟹呈现份额低于精养,但却更简单呈现六七两的超大标准的蟹。因为投入少,不用过于计较每只蟹的标准,捕捉和出售周期长了,而错开上市时节还能卖出好价钱:最早6月初就能上市1两左右的小蟹,价格在 20~30元/斤左右;到7月底,2两左右的中等蟹也上市了,价格涨到40~50元/斤直到12月,整个下半年都能吃到阳澄湖大闸蟹。因而,农人从协作社分到的盈利并不比自己养蟹少。
“更首要的是,因为养蟹的事简直悉数由联社打理,需求的劳动力大幅度削减。”毛巧林说,那些本来被捆绑在二三十亩水面上的农人,现在有的开起了农家乐饭馆,有的成为外地大闸蟹经销专职署理,更多的在本地企业找到了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