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A股震荡调整,其中沪指偏强,深成指、创业板指盘中再创调整新低。两市成交额为6199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280亿元。盘面上,农业、
具体看个股,主要是做生命营养品、医药制造类产品及医药商业的生产、研发及销售的浙江医药周四以6.98%大幅高开,盘初短暂下探后快速拉升,9点37分封死涨停板。收盘时仍有10.4万手封单封死涨停,按最新收盘价16.4元计算,约合1.7亿元。
近来,牛气十足。自2月6日A股三大指数止跌反弹开始,截至8月8日收盘的约半年时间,累计涨幅达102.22%。当前,的股东户数为6.56万户。
从市场分析来看,近来浙江医药股价的强势,与价格的快速上涨紧密关联。而浙江医药的2023年年报显示,当期公司维生素系列新产品实现盈利收入27.85亿元,占公司当期营收77.94亿元的35.73%。
消息面上,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8月7日公告,受7月29日发生于德国路德维希港基地一装置的火灾影响,巴斯夫欧洲公司(同时代表其受影响的关联公司)宣布,从即日起至另行通知前,部分维生素A、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产品以及部分香原料产品的供应遭遇不可抗力影响,将减少市场供应。
巨丰投顾表示,巴斯夫路德维希港工厂的维生素A产能占全球产能的27%,约为1.44万吨,而原料柠檬醛产能为4万吨,全球占比约为66%。该事件直接引发短期全球维生素A、D全球供应量紧张,引发短期维生素价格的上涨。
而海外巨头突发事故总是维生素行情的重要催化剂,在2016和2018年,巴斯夫、帝斯曼两家巨头旗下维生素生产事故都曾引发国内维生素涨价潮,维生素A一度涨破千元。
除了这种突发事件导致的供给需求短期变化带来的价格影响外,在不少机构看来,下游需求量开始上涨带动的行业景气回升,也是维生素价格走高的重要因素。
东方财富Choice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近来各类维生素价格均出现明显上涨。比如维生素E的最新报价为132.5元/公斤,较2023年底的58元/公斤涨了128.45%。维生素D3和维生素A更是在短期出现暴拉行情,前者从5月底的57元/公斤飙涨至最新的275元/公斤,后者更是从7月底的90.5元/公斤飙涨至205元/公斤。
不只是浙江医药,周四维生素概念板块集体强势,板块指数大涨6.65%,居概念板块涨幅榜首位。个股而言,新赣江30CM涨停,尔康制药、民生健康20CM涨停,东北制药、广济药业、圣达生物、能特科技、ST红太阳也是涨停收盘。此外,振东制药、花园生物、新和成、金达威、百合股份涨超5%。整体而言,周四29只维生素概念股,有28股收涨,仅兴齐眼药下跌2.54%。
虽然短期维生素概念有巴斯夫路德维希港基地火灾事件导致的炒作成分,但在不少机构看来,维生素行业景气的回升,更值得投资者关注。
中信证券表示,维生素在下游需求刚性,且成本占比极低,因此具备十足的价格弹性。虽然维生素行业供需过剩,但高集中度使得供给波动,极易影响产品价格。近期在原材料成本增加、供给收缩、海外市场补库需求增加以及下游饲料行业刚性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维生素有望进入新一轮涨价周期。
广发证券持有类似观点,认为本轮市场短期回暖的根本原因包括产品价格超跌后的反弹、行业低库存、企业停产检修以及高成本等多种因素。随着海外市场库存逐渐消化和国内需求的稳步回升,维生素市场的长期景气有望进一步得到巩固。
当然了,也有人对于当下维生素的火热,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上海钢联饲料添加剂分析师陈荣表示:“现在主体问题是价格很高,但没有稳定成交,买卖双方预期差异很大,某一些程度上能够说是有价无市。”陈荣表示,下游饲料厂商基本完成今年备货计划,对维生素以刚需采购为主,价格涨跌对国内需求端的影响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