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透亮、干净整洁的牛舍里,上千头壮硕的枣红色秦川牛和黑白相间的西门塔尔牛哞哞欢叫……春分时节,位于埇桥区灰古镇付湖村的宿州市淮海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供港活牛饲养场里一片繁忙景象,公司董事长段德峰正忙着指挥工人装车、撒料、清理,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宿州市淮海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安徽省唯一一家供港活牛注册登记企业,自1992年起连续30多年从始至终保持稳定的供港业务,存栏量达1300多头,曾荣获“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市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等称号。2023年,该公司供港活牛2155头,产值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1%、45.4%,供货量和金额均位居全国第一。
“活牛供港对我们企业来说是一份荣誉,也是一种考验。每一批供港活牛都要经过严格检疫、检测等程序,如果品质不达标等于白干。”段德峰告诉记者。
据介绍,该公司向香港提供的活牛品种是秦川牛和西门塔尔牛。为顺利闯入高端市场,肉牛育肥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精益求精。饲养方面,重点推广小麦秸秆、玉米全株青贮等新技术。为此,饲养场还建成了集秸秆揉丝、发酵于一体的饲草加工生产线,从饲草料生产环节保证供港活牛的品质。精细饲料更为讲究,将大豆、玉米等炒熟压碎后饲牛,以提高活牛消化吸收率、改善肉质。
那么,供港活牛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段德峰介绍,供港标准要求很严格,必经“三关”。第一是品种关,从陕西省引进的秦川牛体形好,背平生长快,出肉率高,肉质好,达到育肥标准。第二是检验检疫关。没有口蹄疫等疫病,更关键的是药物残留量不能超标。“即使成功注册登记,每年还要接受检查,香港方面重点检查‘37+8’种药物,其中37种是限用药,活牛出栏前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停用,8种是禁用药物。”段德峰说,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一经发现这些药物残留量超标,活牛就要被销毁,不得供应香港。第三是押运关。段德峰介绍,因为宿州距离深圳有1500公里左右,活牛从装车到深圳再到香港,最短也要一整天时间,如果运输中活牛出现疾病或者掉膘等问题,损失都是公司的。
“算起来,我们公司活牛供港已有32年的历史了,全省只有我们一家通过了海关的注册登记,有资格向香港提供活牛。这充分说明我们宿州的肉牛质量是过硬的。”段德峰骄傲地说,“香港当地的肉铺老板反馈说,我们的供港活牛肥肉少、瘦肉多、产肉率高,肉质鲜美,很受香港市民欢迎。”
“成为供港活牛注册登记公司,要求是很严格的,公司每头牛都有编号,通过这一个编号,可以很快查找到这头牛的‘身世’,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建立了质量可追溯管理体系。”段德峰介绍,建立饲养场之初,他便瞄准了香港市场,从生产源头就“精雕细琢”。按照供港登记注册要求,将整个饲养场划分成办公生活区、饲料加工车间、兽医兽药区、检疫消毒室、入栏观察舍、出栏观察室、凉棚区、生产育肥区、拌料车间、晒料场、青储池等不同区域。
在淮海畜牧业饲养场,记者看到,每头牛的耳朵上都戴有一个黄色牌子,上边标有编号。段德峰向记者介绍,每头牛进场后,都要挂上耳标,专门编号,建立档案,活牛的品种、产地、年龄、防疫、疾病及健康情况等全部有案可查。“我们投资几百万元,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编码中心共同研发建立了牛肉加工公司的全程质量可追溯管理体系。消费者可根据牛肉的代码索引上网查询,了解肉牛的品种来源、健康情况、出生地、出生时间、养殖农户与牧场名称、所喂饲料等详情信息,吃上放心牛肉。”段德峰说。
淮海畜牧业饲养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持续安全活牛供港,还得益于宿州海关的“保姆式”服务。为保障供港活牛质量安全,严防死守疫情疫病,宿州海关定期开展安全风险监控和疫病监测,建立完整应急处置机制,重点针对盐酸克伦特罗等禁用药残留和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等重点疫病进行仔细的检测。全年分时段、分项目监控重点风险,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