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常用饲料的营养价值及加工调制(三)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牛常用饲料的营养价值及加工调制(三)

2024-05-12 08:36:42 新闻中心

  糠麸类饲料为谷实类饲料的加工副产品,最重要的包含麸皮和稻糠以及其他糠麸。其特点是除无氮浸出物含量(40-62%)较少外,其他各种养分含量均较其原料高。有效能值低,合钙少而磷多,富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胡萝卜素及维生素E含量较少。

  麸皮具有轻泻作用,质地膨松,适口性较好,过量使用易造成便秘,应掌握使用比例,一般在日粮中不宜超过20%。

  粗脂肪含量高,易发生酸败。为使米糠便于保存,可经脱脂生产米糠饼。肉牛采食适量的米糠,可改善胴体品质,增加肥度.但如果采食过量,可使肉牛体脂变软变黄。

  主要包括玉米糠、高粱糠和小米糠,其中以小米糠的营养价值较高。高粱糠的消化能和代谢能较高,但因含有单宁,适口性差,易引起便泌,应限制使用。

  (4)玉米喷浆蛋白。也称玉米麸或玉米纤维饲料,主要成分为玉米皮。颜色呈黄色,适口性好,蛋白质含量变化大(14%~27%),能量含量低,富含非蛋白氮。

  (2)含钙的矿物质饲料。常用的有石粉、贝壳、蛋壳等,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这类饲料来源广,价格低。石粉和贝壳粉是廉价的钙源,含钙量分别为38%和33%左右。

  (4)含钙、磷的饲料。常用的有磷酸钙、磷酸氢钙等,它们既含钙又含磷,消化利用率较高,且价格适中。在牛日粮中出现钙和磷同时不足的情况时,多以这类饲料补给。

  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是完善饲料的营养性,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促进牛的生产性能和预防疾病,减少饲料在贮存期间的营养损失,改善产品的质量。牛常用的饲料添加剂:

  一般对于肉牛不必过多考虑必需氨基酸的需要,对高产奶牛或生长快的肉牛,蛋氨酸和赖氨酸通常是日粮的第一、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过瘤胃保护氨基酸(rumen protected amino acids,RPAA), 使用少量的RPAA, 不仅能代替数量可观的瘤胃非降解蛋白(UIP),还能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和饲料成本。

  主要是补充饲粮中微量元素的不足,对于牛通常要补充铁、铜、锌、锰、钴、碘、硒等微量元素,需按需要量制成微量元素预混剂后方可使用。

  牛瘤胃微生物可以合成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肝、肾中可合成维生素C,一般不需额外添加,只考虑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以满足奶牛和肉牛不同生理时期的需要。

  碳酸氢钠可调节瘤胃酸碱度, 氧化镁效果同碳酸氢钠,两者同时使用效果更好(碳酸氢钠占70%,氧化镁占30%),用量为占精料混合料的1%-1.2%。

  日粮中添加的乙酸盐有利于牛奶中短链链脂肪酸的合成,提高牛奶的乳脂率。可改善瘤胃内环境的酸碱度,对炎热环境下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过程,既参与机体代谢的调控,又有利于机体水盐代谢的平衡。夏季高温条件下奶牛日粮中每天添加300g/头乙酸钠,可使产奶量及乳脂率明显增加。

  是一种适用于小公牛的能量添加剂。日粮中添加丙酸钠(占饲料量的3%),可提高牛的能量营养水平。

  莫能菌素可抑制瘤胃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降低瘤胃中乙酸、丁酸、甲烷的产生量,增加丙酸的含量和比例,抑制乳酸的产生,提高瘤胃的pH,降低饲料蛋白质在瘤胃的降解,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改变瘤胃充满度和瘤胃食糜外流速度,减少甲烷和氨气等有害化学气体的产生。瘤胃素又称莫能菌素,可提高饲料消化率10%左右,防止酸中毒,大范围的应用于肉牛和育肥牛。

  作用机制主要是维持稳定的瘤肩pH,刺激瘤胃纤维消化,提高挥发酸的产量,有利于干物质进食量提高。在产奶初期每头每天添加15~115g,有助于防止进食量的下降和提高产奶量。米曲霉和酿酒酵母是目前国内外制备酵母培养物的常用菌种。

  可破坏植物饲料的细胞壁,使营养物质释放开来,提高营养成分,尤其是粗纤维的利用率。还可消除抗营养因子如纤维素酶制剂,尤其是复合酶制剂可提高饲料纤维性物质瘤胃降解率,使生产性能提高 。

  异位酸最重要的包含异丁酸、异戊酸、异己酸等脂肪酸,添加异位酸能调节瘤胃微生物的含量,增加纤维素的消化率,增进食欲,提高血糖浓度,增加产奶量,减轻能量负平衡。不足之处在于有刺激性气味。一些国家已不再使用这类添加剂。

  阴离子盐是指含氯离子(CI-)和硫离子(S2-)相比来说较高而钠离子(Na+)和钾离子(K+)相比来说较低的盐类,如氯化铵、硫酸铵、硫酸铝、硫酸镁和氯化钙等。它是一种新型添加剂,给围产前期奶牛饲喂 DCAD 为负值的日粮能够有效预防奶牛产后疾病的发生,提高奶产量。它的适口性差,与适口性好的酒糟、糖蜜或热处理大豆粕等混合制粒,提高其适口性。

  夏季高温天气,如饲养管理不当,牛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热应激反应,极度影响肉牛、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如果在日粮中加入某些药物添加剂,便可以缓解热应激对肉牛、奶牛的不良影响。

  青贮饲料添加剂的种类根据其作用性质可分为发酵促进剂、发酵抑制剂、二次发酵抑制剂、营养性添加剂。生产中常用的是乳酸发酵促进剂,主要有乳酸菌、糖蜜、葡萄糖、乳糖、非蛋白氮、谷物籽实等。常用防止二次发酵的添加剂有丙酸、乙二烯酸、己酸、甲酸钙等,添加量分别为3~5 L / t。

  主要作用是增加乳酸类细菌,促进其更快地产生乳酸,有目的地调节青贮料内的微生物和生化过程,加速饲料酸化和促进多糖与粗纤维的转化,从而有效地提高青贮饲料的质量。添加细菌接种剂的青贮料由于产乳酸较多,而发酵的终产物中醋酸和乙醇较少,故干物质损失减少。为了使细菌在青贮料中接种均匀,接种剂应以液体形式使用,一般是先复活,用水悬浮制成菌液,再洒在青贮料中,边装填边洒,原料每30cm一层洒一次,20d左右即可开窖使用。

  • 网站首页
  • 咨询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