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淡水鱼产业体系开年第一站!强大的消费体量或将让特色淡水鱼在这里走出新的!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技术资讯

特色淡水鱼产业体系开年第一站!强大的消费体量或将让特色淡水鱼在这里走出新的!

2024-03-02 03:14:40 技术资讯

  原标题:特色淡水鱼产业体系开年第一站!强大的消费体量,或将让特色淡水鱼在这里走出新的特色!

  大宗淡水鱼市场行情持续低迷,水产品结构亟需优化。促进政策和科技紧密结合、推动特色淡水鱼产业健康特色化发展之路渐成行业共识。

  2020年1月7日,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在安徽合肥安港良苑大酒店举办2019年度工作总结暨技术交流会,合肥站各示范县(区)水产部门主要负责人、技术骨干、各示范基地(企业)主要负责人,合肥站小组成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共40余人参会。杨弘首席和岗位科学家出席会议,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站长崔凯研究员主持会议。

  崔凯在开场中谈到,合肥站自2017年建站以来,迄于2019年底,示范县区和企业及基地积极开展卓有成效试验示范工作,政产学研推五位一体,鳜鲈鳢鮰黄颡鱼、黄鳝泥鳅罗非鱼、鳗鳟鲑等十一类养殖特色分明,从育种繁殖到各种模式养殖、从营养饲料到疫病防控、从质量安全到产品加工,前中后产业链贯通一体,育繁推一体化技术、池塘标准化养殖、循环水和种养结合技术、渔业物联网和智慧渔业技术、渔业生物工程技术、养殖尾水综合整理技术、大水面净水型功能渔业技术、加工储运增值技术、企业管理和新市场技术等九类技术群示范应用,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精准扶贫四大成效逐步展现,亮点工作呼之欲出,线上工作纵向深入,面上工作加大辐射,体系工作了贡献安徽特色产业的共同努力。

  特色淡水鱼产业总体呈现快速发展形态趋势,依然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存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阶段性影响问题,也有区域产业底子差、基础薄、在追赶的发展问题,有企业微观经营要素组合整合的竞争力问题,也有对具体技术认识不足、方案落实不够、战略层面格局较小、战术把控能力失衡的问题。解决方方面面问题,就是技术创新与传播、产业协同与发展、体系服务社会的客观必要性和现实价值所在。

  首席科学家杨弘在讲话中指出,合肥综合试验站举办的技术交流会是今年特色淡水鱼产业体系工作的第一站,合肥站在体系年终考评中位居优秀,这充分说明合肥站做了大量研发技术与传导工作。安徽是农业农村部所认可的具有特色农业的省份,许多淡水养殖品种均排在全国前列,这也是安徽特色水产业成为体系开展研发、示范推广工作重头戏的原因。2020年是体系“十三五”收官之年,更是承上启下,酝酿筹划启动“十四五”至关重要的一年。此次会议为特色淡水鱼产业体系收集建议和要求提供一次良好契机,也是国家体系与安徽地方产业在技术方面供需对接见面会,体系将组织专家和技术深度落实安徽省和体系签署提升特色水产竞争力科技行动。

  据介绍,合肥综合试验站2019年以安徽水产业提升平面推进一体化、主产区县和企业平行发展一体化任务为方向,承接引领创新、提质增效技术群以及地方各具个性化的绿色发展、增产增收关键适宜技术、市场和管理技术。在成果转化示范和应用上,以新品种引育的绿色养殖、饲料投喂、病害防控等配套技术为核心,以生物生态的流水、尾水、净水、种养结合和水产品加工技术为重点,通过与岗位科学家联合,与渔业主管、地方政府、推广和企业合作,开展品种选育、养殖工程和新技术等研发示范,推动新技术、新设施、新产品落地。

  一年内,淡水鲈已选育F3代,有望改善养殖种群遗传多样性;筛选鳜新品种主养+池塘微生物操纵模式创下亩均达3000斤安徽鳜鱼养殖记录;大口黑鲈食性快速驯化技术试验示范取得很明显的成效;生物絮凝、微生态制剂和疫病检测、水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等技术进一步熟化应用,指导池塘内循环流水、智能自动控制、尾水生物工程治理、大水面功能型净水渔业等技术推进传统渔业向生态化、现代化转变,帮助蓝田集团实施的养殖尾水预处理-沉淀-三级净化-曝气消毒-稻田循环处理系统得到国家渔业管理部门肯定,安徽省渔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也在示范县区召开。

  营养与饲料岗位科学家文华谈到,饲料是水产行业中工业化程度比较高的板块,而饲料岗位的工作也覆盖了饲料企业中大部分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既是对他们技术上的支持,也是我们饲料营养技术成果转化的对象。但在养殖环节,很多养殖户对饲料问题重视程度不高,对饲料的选择不够精准,另一方面饲料厂对不同的品种、不同养殖模式而生产的定制产品又不可能那么精确,订制化很难具体到一家一户。 所以针对配方的调整、饲料的选择、投喂的策略就是目前饲料营养工作的重点。总之,特色淡水鱼在整个鱼虾产业中发展空间非常大,包括鳜鱼、鲈鱼、黄颡鱼等品种养殖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有关技术也亟需跟上。

  环境岗位科学家陈家长指出,总的来讲,目前水产养殖所造成的污染占整个农业的部分不算高,针对目前所制定的排污标准,80%的养殖户是能达到的,而20%的水产养殖风险很大。但通过一定的调查发现,某些养殖品种的养殖污染排放问题也很大,特色淡水鱼中鲈鱼、鮰鱼、鳗鱼、乌鳢这四类特色淡水鱼都是在必须调整的范围内的,养殖端一定要重视关注尾水排放问题。

  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袁永明谈到,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目前特色淡水鱼养殖上经济效益整体还不算高,由于对技术、管理、养殖模式的重视程度不够,养殖端的很多环节都有提升的空间。产业经济要改变,就要改变养殖经营方式, 重视采用现代化养殖方式和经营理念来进行生产。养的多不如养得好,养得好不如卖的好,而要有好的销售量,不仅要有稳定成熟的销售经营渠道和品牌,更要有成规模的体量。另外,要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就要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自动化,智能化将是未来一大发展趋势。

  育种岗位科学家赵金良谈到,岗位扩充以后,合肥站与育种岗位精准对接。2019年,我们在安徽开展了翘嘴鲌、斑鳜、杂交鳜等品种的育种选育工作,在产销和产研上做了很多提升努力,同时也通过科研实验,发表了一些论文,获得了一些专利,对企业科学技术实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在特色淡水鱼尤其是鳜鱼育种方面,安徽也是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做好梳理总结。

  随后,各示范县代表和相关企业代表就本地区特色淡水鱼发展状况作了介绍,并讨论了相关热点问题。

  池州市水产局吴春年局长介绍了池州市以鳜、鲈为主养的特色淡水鱼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国家鳜鱼育种中心业已落成,秋浦花鳜、杂交斑鳜等系列品种选育、繁殖和养殖在省内外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形成了鳜鱼苗种基地、养殖基地,下一步将接二连三,建设完整产业链,并与合肥站专家合作着手开展池州市鳜鱼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池州市特色产业健康发展。东至县水产业发展中心程文平主任、贵池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包华驹站长和鳜鱼养殖重点企业分别介绍了县区产业特点,提出了新品种、疫病防控、养殖模式和加工方面的技术需求。

  望江县水产良种场徐凯场长代表大别山片区国家级贫困县介绍了特色水产种质资源养护、黄鳝池塘小网箱养殖、大水面管控等情况,对养殖小区尾水处理、适宜性品种选育与养殖、国家级良种场创建等提出了技术帮扶需求。

  铜陵市义安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唐燕高站长着重介绍安徽张林渔业公司与体系岗站合作开展鲈鱼选育进展情况,选育品种表现出优异的遗传多态性,生长速度、饵料系数、抗病性等表现优良,下一步开展规模繁殖和全季节繁殖工作。

  芜湖市无为市安徽蓝田集团项旭东董事长着重介绍体系岗站倾力帮助规划设计实施尾水生物工程治理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蚌埠市怀远县水产局赵林斌副局长、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孙守旗等介绍了乌鳢、泥鳅繁育和综合种养发展成效,对罗非鱼、乌鳢饲料替代养殖提出技术需求。五河县农业农村局刘红总工,以及郭强、王本龙等技术骨干介绍了该县特色水产总体情况,尤其鳜鱼、泥鳅和稻田综合种养发展快速推进,鲈鱼开口食驯技术基本熟化。

  • 网站首页
  • 咨询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