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讯(记者 廖真怡)活跃引入新种类,助饲养户增收;推行稻田生态种养新形式,完成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回忆自己的职业生涯,陈军燕笑称“大半生都在跟农业农人打交道,很接地气”。作为长沙县的一名高档水产工程师,自1984年参与工作以来,她便一直在这片热土上默默耕耘,收成了“农业部农业技能推行贡献奖”系列荣誉的一起,也赢得了广阔群众的共同好评。
从传统的四咱们鱼到淡水白鲳、加州鲈鱼等多个特征种类,近年来长沙县水产饲养种类不断丰富,随之而来的是广阔饲养户越来越鼓的钱包。“多亏了她的及时辅导,现在咱们的饲养收益翻了好几倍。”坐落安沙镇的长沙县景农水产饲养专业合作社内,提起陈军燕,合作社相关负责人止不住地“点赞”。
2012年,作为科技特派员的陈军燕来到这儿辅导水产饲养。“长沙县水产饲养已不能依托传统的饲养种类以量增效了,必需拓展思路以质量制胜,以品牌争优。”在合作社的基地内转了几圈后,一个关于引入翘嘴鱼的主意在陈军燕心中逐步萌发。
一个月后,基地十几亩的水塘内,全县第一批翘嘴鱼正式入水。“这种鱼对水质要求很高,饲养密度也颇有考究,稍不留神就会影响存活率。”给水池定时消毒铲除有害藻类、研讨调整配养种类,陈军燕繁忙的身影出现在基地的各个旮旯。现在,翘嘴鱼的饲养技能逐步老练,并在全县范围内遍及。
100余亩的稻田内,稻谷被收割一空,一旁一条宽4米、深1.2米的水沟将这片农田围成一个圈,不时能见到大大小小的龙虾在泥土里钻来钻去,构成一幅“稻虾共生”的图景。在开慧镇的湘峰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陈军燕与公司负责人谭旺盛正细心检查小龙虾的成长状况。
“水稻+”生态种养形式可完成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作用,一起,水稻成长中发生的微生物及害虫,为小龙虾的发育供给了足够的饵料,而小龙虾发生的排泄物又为水稻成长供给了杰出的生物肥,完成了优势互补。”关于这种稻田生态种养的新形式,陈军燕很是推重。
龙虾对成长环境有较高要求,需求定时检测水质、换水等,“只需遇到不明白的当地,咱们就第一时间打电话咨询她。”在谭旺盛眼中,陈军燕可谓是“及时雨”。因为生态种养过程中不运用农药、化肥,产出的纯生态稻谷备受商场喜爱,常求过于供。“一斤稻谷能卖10元左右,是一般产品的好几倍。”对稻田养虾的远景,谭旺盛充满信心。现在,在陈军燕的建议和辅导下,他预备扩展规划大干一场。
带领农户参与省市培训班,上门入户协助处理饲养难题,自2016年长沙县展开“稻田+”形式试点以来,陈军燕便培训班、农田两头跑,一刻没闲过。“到现在,全县已成功推行稻田生态种养2000余亩。”眼看一种全新的农业增收途径正在广阔合作社中铺展开来,她成就感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