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十大行动】2019年包头市农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英国ladbrokes官方网站网址

【农牧•十大行动】2019年包头市农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

  科技兴农是提升农牧业产出效益、推动农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为进一步提升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到202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1%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畜禽良种化率达到95%,奶牛、肉牛优质冻精实现全覆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提升到85%,农牧业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2019年,农牧业科技支撑行动继续紧盯良种繁育、科学技术研发、技术推广,培育引进一批优良品种,研究、推广一批提质量、保安全的农牧业生产新技术、新模式,创建一批绿色生产示范基地,提升一批科研推广人员和农牧用现代技术的能力;进一步健全良种繁育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强化农牧业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提升科技对农牧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6%以上,化肥用量同比减少2.86%,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1.3%,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3%,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3%;农作物耕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5%,农牧业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达到59%。

  一是开展旱地小麦品种引种试验示范,玉米机收籽粒品种种、产、销模式展示示范、鲜食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等。二是在土右旗、东河区、九原区等地开展现代农业特色种植和反季节蔬果种植示范,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开展“大蒜耐盐品种筛选试验”,筛选耐盐碱且适合包头地区种植的大蒜品种。积极承接国家特色蔬菜岗位专家引进5个韭菜新品种、3个大葱新品种,筛选适合包头地区种植的特菜新品种。三是在包头现代农业固阳示范基地加快草莓新品种培育,加强草莓脱毒科研步伐,加速草莓新品种选育进程,培育适合内蒙古栽培的优质草莓新品种。四是依托“内蒙古番茄种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广新品种的推广示范,开展多个抗性基因番茄分子标记育种。

  一是加强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广示范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先进的肉羊生产技术。是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广泛开展杂交优势利用,筛选推广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优良杂交组合。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种羊场建设,补贴种公羊1875只、实施人工授精3万只。扎实做好草原戈壁短尾羊新品种推广应用工作,加强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二是扎实推进草原戈壁短尾羊育种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手段和先进繁殖生产技术的利用,加快种羊扩繁速度及核心群数量,降低种羊成本,提高供种能力。开展草原戈壁短尾羊的育种项目测定工作,配合和协助各级畜牧部门做好草原戈壁短尾羊的育种群划定、选育、扩繁、生产等各环节。

  以国家和自治区“粮改饲”试点和振兴奶业高产苜蓿项目为抓手,提高饲草料保障能力,青贮种植培养面积达32万亩,苜蓿种植培养面积达25万亩。

  继续推广绿色节本提质增效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一是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年内新增高效节水面积15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20万亩。二是以减少化肥用量为目标,以提升耕地质量和提高主要农作物肥料资源利用率为抓手,大力推广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新型肥料施用、水肥一体化、机械深施肥等技术,2019年全市化肥同比减少2.86%以上,实现化肥用量负增长。三是以减药控害为目标,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重点在5个旗县区大力推广以玉米、马铃薯、水稻、小麦、大豆、向日葵和蔬菜等作物为主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建立示范区3个,全市绿色防控面积达到150万亩,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到135万亩,全市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1.3%。四是以减少地膜对耕地和环境污染为目标,聚焦 “源头减量,过程管控,末端利用”,通过推广控膜、收膜、替膜三种技术方法,逐步解决地膜污染问题。强制采用新国标合格地膜,大力推广机械收膜,提高地膜回收率。以固阳县为重点,组织并且开展农膜回收利用,提升废旧地膜解决能力,年内地膜和滴管微喷管回收比例达到75%以上。五是以秸秆资源化利用为目标,大力推进秸秆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重点推广秸秆青贮、微贮、黄贮和配方饲料生产技术,饲料化利用45%以上的秸秆;积极推广秸秆粉碎还田,配套有关技术,扩大补贴范围,使秸秆还田率超过25%。推广秸秆气化和颗粒燃料等生产技术,替代直接焚烧和散煤燃烧。以土右旗为重点,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年内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3%以上。

  以优势畜种和特色产业为主线,持续推广优质安全、节本增效、绿色清洁养殖技术。一是推进全市肉羊胚胎移植技术、羊人工授精技术、母羊发情调控技术、母羊孕期补饲技术、羔羊早期断奶技术,开展羊生产性能测定。二是强化肉牛繁育技术推广,继续组织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技术团队,研究和制订肉牛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方面较为完整的工作方案。对我市安格斯纯种肉牛推广、应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同时努力探索进口肉牛的纯种繁育和标准化饲养技术。三是继续完善奶业体系服务建设,加快奶牛品种改良步伐,提高选育水平,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畜牧生产科学技术水平。做好奶站监管,对现有奶站进行清理整顿、优化组合,建设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标准化奶站。四是以推动绿色清洁养殖为目标,聚焦源头减量、过程管控和末端利用,大力推广粪污全量收集处理还田、污水肥料化利用、粪污专业化能源利用、粪便垫料回用、异位发酵床等5类技术模式,在固阳县整县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成100个规模养殖场和60个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配套设施建设,推动第三方机构粪污处理2个,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3%,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0%,大型规模养殖场粪 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五是以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为目标,开展适宜我市水产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试验与示范。在新品种匙吻鲟、翘嘴鲌养殖试验的基础上,继续逐步的提升和完善其养殖技术,小范围推广匙吻鲟池塘主养,开展翘嘴鲌的成鱼养殖试验。同时争取再引进1-2个适合我市养殖的水产名优新品种,通过推广新品种,优化养殖品种结构,调减结构过剩品种,提高养殖效益。

  一是认真总结牧草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项目,推广牧草种植适用技术和品种,在饲草饲喂日粮和牧草增产抗病方面取得提升。二是依托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退耕还草、粮改饲等项目实施,提升多年生牧草种植比重。三是组织实施 “优质牧草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建设”项目,抓好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开展牧草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盐碱地改良种草试验以及玉米秸秆饲用化技术示范推广等内容。四是开展紫花苜蓿、食叶草、燕麦等8个牧草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五是在土右旗开展玉米秸秆黄贮日粮配方饲料应用试验示范,重点推广肉羊育肥环节饲喂技术。

  聚焦机械化耕、种、收、植保、秸秆处理、粮食烘干六个环节,推进玉米、小麦、马铃薯等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在固阳县、达茂旗开展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在土右旗开展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工作。推荐申报自治区级示范县1个。

  以农牧业主产区为重点,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技术推广。对2018年未达标和未完成试点地区继续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补助试点地区深松整地作业深度需达到30厘米以上;依托新型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推广深松深翻整地技术。

  整合强化科学技术服务力量,全方面提升科技服务现代农牧业水平,在全市范围内重点打造5个万亩基地科技服务团队。在全市4个主要农牧业旗县深入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完善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推广机制,每个基层农技人员指导服务农业科学技术示范主体不少于3个。在贫困旗县全方面实施农技推广特聘计划,每个旗县招募特聘农技员不少与3名;热情参加重大技术协同推广中设施蔬菜轻简化集成重大技术推广项目。

  以提高基层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为重点,培训基层农技人员306名。依托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重点实施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现代青年农场主(农牧业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和农牧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等四个计划,遴选新增市级实训基地10个及田间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1500人以上。

  一是严格品种审定导向,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绿色抗性好的农作物新品种积极组织“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申报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和国家农作物育种创新基地项目。二是快速推进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为我市现代种业发展提供育种加代、联合攻关、科技交流、研讨培训、成果转化平台,不断的提高基地育种承载能力和创新突破能力。

  一是以创新驱动作为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以市场和需求为导向做好科研项目储备和前瞻性研究,积极争取项目并重点实施好获批项目。二是实施好承担的各级科研项目和各类科技平台任务,强化项目组织领导,落实项目责任人,细化项目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加强按时进行检查,年内争取对到期的项目组织结题验收。

  一是依托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 围绕自治区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在全市建设12个长期稳定的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每个基地试验示范2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模式,开展5次以上观摩培训活动,将基地打造成农牧业优质绿色高效技术的展示窗口和辐射源、基层农技人员开展指导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二是快速推进以土右旗为重点的国家农业技术科技园区建设,年内培育科学技术创新平台25个,快速推进以包头现代农业固阳科技示范基地为引领的土右旗、东河区、九原区、稀土高新区、石拐区集中连片的高标准温室大棚建设步伐,实现我市设施农业提档升级。三是全力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年内新建万亩玉米、甜菜、黄芪、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个。持续扩大种养殖规模,年内新增标准化百栋设施农业生产基地20个,标准化肉羊、奶牛养殖基地30个。

  一是完善和巩固以“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按产业需求遴选技术指导员,培育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牧户科学生产。二是以主导产业重大技术需求为主线,打破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各自运行的体制机制障碍,联合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农牧业重大技术集成熟化和示范协同推广,实现农技服务与生产需求有效对接。三是在贫困旗县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符合岗位工作职责要求的大学毕业生、土专家充实到基层脱贫攻坚农技服务队伍中,点对点为贫困户和需要的农牧民提供技术服务。四是围绕产业布局,强化与国家级星创天地、长期试验站、特色蔬菜试验站、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合作,突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积极争取设施绿色防控、农机农艺结合、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等科研项目。五是更看重科技成果转化,集成推广“星宇”番茄、“包玉”玉米、脱毒种薯、甜菜、辣椒、戈壁短尾羊等适宜本地的优质品种100个,推广马铃薯“两增五推”、玉米“一增四改”、肉羊人工授精等绿色高产高效适用技术50项。

  一是实施好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计划,分层次组织农技人员参加农技推广骨干人才教育培训、异地研修、集中培训和现场实训,安排不少于编制内1/3的基层农技人员接受连续5天以上的脱产业务培训。二是突出推动高水平发展十大行动和脱贫攻坚任务,坚持分类施策和因材施教,推行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立足点,以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上的水准提升为两条主线,分阶段集中理论培训、实习实训、参观考察和跟踪服务相结合的“一点两线、全程分段、实训服务”培育模式,按照不同产业类型,整合各级农广校、技术推广机构和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多方资源,分产业、分层、分阶段开展培训,培育壮大新型职业农牧民队伍和农村牧区实用人才队伍。三是将有能力发展产业、有意愿参加学习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培育范围,提升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

  执行自治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结合当地实际,明确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工艺流程、技术要点、机具选配方案,推进规范化生产,示范带动周边地区推广应用。配合自治区继续做好补贴机具的质量跟踪调查工作,推动补贴机具质量逐步的提升。加强农机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深入农牧业生产第一线,实地为农牧民开展农机技术培养和训练,聘请有关专家开展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和技术培养和训练工作。根据农牧民对新机具种类和类型的需求,积极引进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组织并且开展现场演示会。开展残膜回收机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推进机械化残膜回收技术的应用,加强“白色污染”的有效治理。

  • 网站首页
  • 咨询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