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农业部长江办(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知汹涌新闻,因清江(长江支流)梯级水电站泄洪,湖北省长阳、宜都区域饲养网箱中近万吨外来鲟鱼、杂交鲟鱼逃逸,这些鲟鱼现在现已分散到长江中下流干流中,“洞庭湖、鄱阳湖,哪儿哪儿都是。分散规模很大,或许对长江水生生物和生态构成灾难性的影响。”
该负责人表明,农业部长江办已安排多位水生生物专家,对清江鲟鱼逃逸工作打开查询和生态影响评价。
长阳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大坝18年来初次泄洪长阳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大坝18年来初次泄洪
参加该查询的我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维护要点试验室主任危起伟告知汹涌新闻,这些逃逸的外来鲟鱼、杂交鲟鱼的数量之大,或许超越长江中下流干流鱼类现存生物量总和,也远超于了中华鲟的野生种群数量。
汹涌新闻取得的前期查询报告数据显现,逃逸的外来鲟鱼包含黑龙江鲟(史氏鲟)、达乌尔鳇、西伯利亚鲟、施氏鲟及杂交鲟等。
危起伟表明:“在天然情况下,鳇鱼(达乌尔鳇)、黑龙江鲟、西伯利亚鲟等,不会来到长江。鳇鱼体型巨大,本来生活在黑龙江,它是肉食性的,能够直接将直接捕食其他鱼类。此外,一旦这些外来鲟鱼构成种群,它们就会跟长江 土著 鱼群,抢食物、抢地盘,抢占中华鲟等土著鱼群在生态环境中的方位,乃至取而代之。”
一山不能容二虎,抢占原有鱼群在生态环境中的方位——“生态位”,是生物入侵的常见方式之一。危起伟举比如说,鳡鱼和翘嘴鲌都是肉食性鱼类。一个水库中,一旦鳡鱼数量多了,必定不会再有翘嘴鲌,反之亦然。危起伟忧虑相同的工作也会发生在中华鲟等长江鱼群身上。
长江中有300多种“土著”鱼(另一说法是超越400种),每种鱼都有自己的“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共同而互不堆叠。那些逃逸到江中的外来鲟鱼会对长江土著鱼群构成什么冲击,会影响哪些鱼类种群的“生态位”,然后带来生物入侵的危险?这是危起伟忧虑的问题。
长江中的本地鲟类包含白鲟、中华鲟和达氏鲟三种。近年来,跟着鲟鱼饲养业的鼓起,因饲养逃逸、无序放生构成一些外来鲟种进入长江,对长江中的本地鲟类的种群构成了生态影响。“这些外来鲟鱼或许与中华鲟等杂交,构成纯种中华鲟难觅。”危起伟说。
从清江上游到下流,顺次位于着水布垭、隔河岩、高坝洲三座大型水电站,这些水电站均隶属于国企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据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港航管理局7月20日在“湖北水运”网站发布的音讯《宜昌:高坝洲网箱连夜“拦网”记》,受强降雨影响,隔河岩水电站大坝18年来初次泄洪。7月19日晚,来势凶猛的洪峰一路横扫河中饲养的数百口网箱。7月20日清晨1:50分,救援队接到防汛指挥部指令,隔河岩库区将发动新一轮泄洪计划,随时将泄洪量加大到7000立方米每秒以上至10000立方米每秒的泄洪量,要求一切应急救援船只就近停航避险待命。很多网箱从清江支汊漂来。
救援专班预备一方面将损坏网箱清理到主航道,另一方面,连夜巡查搜寻网箱上留置的人员。
农业部长江办专家组前期查询报告数据显现,受7月19日洪水冲击,湖北长阳、宜都区域总重量约0.98万吨的饲养鲟鱼或逝世、或很多逃逸。7月20日起,长江干流宜昌段以下渔政部分连续接到来自渔民的外来鲟鱼捕捉记载。7月26日-8月2日,仅在洪湖螺山、嘉鱼等地就有100余尾外来鲟鱼被捕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