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的人工饲养方法及经济价值 ? 黄颡鱼,俗称昂刺鱼(嘎鱼、黄腊丁),,鱼尝科,黄颡鱼属5种中个体最大的种类是瓦氏黄颡鱼。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支流和大型通江湖泊中,0.25公斤。 ,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而无鳞,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欢迎,是近年来市场上热销的一种优质鱼类,常年市场销售价每公斤在30—40元左右。100克以上的活体商品鱼售价很高。市场上的瓦氏黄颡鱼一直来源于天然捕捞,而且上市量并不大。近几年由于该鱼的价格高,市场紧俏,导致捕捞过度,? 上市规格变小,天然产量已呈下降趋势。但该鱼适应能力强,易于人工饲养,在我国南北大部份内陆水域都能越冬,适合池塘、网箱和流水池等不同条件下饲养,也可在饵料生物丰富的中小湖泊中放养,主动摄食配合饲料,不互相残食。成活率高,一年即可上市,养殖效益好。黄颡鱼营底栖生活,白天喜栖息于水体低层,夜间游动觅食,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适合于多种形式的养殖。黄颡鱼的食性在不同发育阶段有着显著差异,一般体长在10厘米以前主要摄食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10厘米以后主要摄食小鱼、小虾、螺蛳、水生植物、有机碎屑。在养殖条件下,2厘米以上的个体就开始摄食配合饲料,养殖饲料来源较广。 一、养殖条件:黄颡鱼喜栖息于静水或缓流水中,生存温度范围广,一般为0℃~39℃,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2℃~28℃,水体最适宜PH值范围为7.0~8.5,适宜溶氧量为3.0毫克/升以上。(请大家在饲养前对水质:包括氨、氮、亚硝酸盐,PH值进行仔细的检测)在自然条件下,刚孵化出膜3天至5天的鱼仔吸收自身的卵黄作为营养。苗种阶段以轮虫、小型枝角类、水蚯蚓及其他水生虫为饵,人工培育可喂绞碎的小鱼虾及软体动物,也可投饲配合饲料。 ,故不谈水花孵化前的细节,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⑵产卵阶段⑶孵化阶段 ⑸规格阶段: 由于很多养殖户都采用购进水花自己育成规格苗,以节约苗种成本,故从此时开始谈谈黄颡鱼的养殖。 二、养殖池塘:黄颡鱼适应能力强,只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较少,不渗水、不漏水的池塘均可进行养殖,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在放鱼种前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或漂白粉10~15公斤溶解化成浆后全池泼洒,以杀灭池中野杂鱼和病原生物。清塘消毒5~7天后,加注新水1米左右,二、鱼种放养:套养在各种资料上都有阐述,现主要讲一讲黄颡鱼的单养,以我区的实际操作为例。6~8cm的黄颡鱼4~6万尾左右。为防止鱼10ppm高锰酸钾或2%至4%的食盐溶液浸洗鱼种5至10分钟。也有用青霉素消毒的:100公斤水放入一支80万单位青霉素,先稀释后放入苗中,消毒10分钟以内放入大塘。 30%、豆饼30%、麸皮20%、玉米10%、土面粉(次粉)16%、肉骨粉1%、矿物质添加剂1%、多维1%、鱼油1%。40%以上的鱼类通用饲料。2%—8%,并按水温、天气及鱼的摄食情况而灵活掌握。一般每天上午9—10时和下午4—6时各投喂一次,因黄颡鱼喜在弱光下摄食,故上午投喂一天投饲量的1/3,下午投喂2/3。四、饲养管理:黄颡鱼属底层鱼,喜高溶氧,清新水质,注意水质调节能促进其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一般5—6月份,每10—15天加注新水一次;7—9月份,每7—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0—15厘米。水质过肥,可先排出部分老水,再加入新水,透明度在35厘米左右。 ,开动增氧机,增加水中含氧量,调节水质,使鱼不再浮头。20—30天用20克/立方米的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7—9月份,每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每次用量1克/立方米水体。0.1%至0.4%添加量制成药饵,连喂3至5天。同时要在捞捕、投放、运输中尽可能的避免损伤鱼体,以防在初春、秋冬低温季节感染水霉病 五、黄颡鱼的杀虫:黄颡鱼的抗病能力强,养殖中一般无大病,但黄颡是无鳞鱼,对常用药物忍受力不及四大家鱼,在饲养中受季节、气温、水质、投料及鱼体表无鳞的特点和渔池中的细菌、寄生虫等影响,也会引起局部感染和寄生虫疾患,这就需要在平时养殖中注意仔细观察,针对不正常的情况提前预防。防治病害时,尽量使用高效、低毒药物,并通过观察疗效确定使用的药物品种。 1.杀虫剂。按每立方水体用0.03ppm浓度的敌杀死全池泼洒,或用硫酸酮比硫酸亚铁以0.15∶0.05ppm的浓度比例泼洒。以上杀虫剂对(指环虫、车轮虫)等杀虫较好,但两种药只能单用,不能混用或交替使用,更不能超量用药。现在出来很多新药:比如轮虫净、鱼虫净等,都可视各地情况做使用。 2.抗菌消炎剂。口服药(压成粒料在饲料中混匀)用痢特灵10克加土霉素20克拌匀,加入50千克饵料中,连续喂3天,日喂2次,也可用口服青霉素胶囊,加入料中(5克)连续喂3天,日喂2次,对鱼体消毒用0.25%漂白粉液或青霉素粉稀释集中浸泡10分钟。以上口服药料,最好现配现喂,配一次喂三天,切忌久放。主要是针对细菌感染的病鱼。三黄粉中草药可以内服治一点红。 3.对出血病的治疗。用生盐50千克/亩,全塘泼洒。治黄颡鱼鱼病应拒绝施用敌百虫药剂杀虫,否则带来不良后果。 2次,可以轻松又有效治疗。 六、黄颡鱼养殖的经济价值:根据我区的养殖经验,一亩可产黄颡鱼2000斤,以每斤10元计,毛收入可达20000万,而饲料在4000元左右,药200元,其次是水电300元,扣除各种开支后,每亩收入可达15000元左右,经济价值非常高,经济效益显著,是不可多得的经济鱼类。 2
郑州大学电气工程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设计KSD-1型晶闸管直流随动控制管理系统的分析与校正.doc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