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饲养后发生效益的第一年。本年产值好,商场行情也好,这一个池子能打1000余斤细鳞鲑鱼。”鄂伦春旗托扎敏乡渔业饲养户耿海涛一边打捞一边兴奋地对记者说。
细鳞鲑是国家二级野生维护动物,鲑科冷水鱼类,因鳞细微而得名,我国仅1属1种,是一种贵重的冷水鱼。2018年,一差二错,耿海涛得知在大兴安岭林区饲养细鳞鲑鱼是一个好的增收项目。但也知道人工饲养难度较大,这种鱼对气候、水质、饵料要求极高,成长周期还长,没有五六年见不到效益。
对这个一眼就相中的项目,耿海涛没有犹疑,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到外地学习饲养经历。为了能合法进行人工繁育饲养,他还专门到自治区农牧厅办理了水生野生动物繁育许可证和运营使用许可证,成为内蒙古仅有一家具有人工繁育野生细鳞鲑的运营单位,也是第七批国家珍稀濒危水生动物增殖放流苗供给单位。他还在村里成立了仙山池饲养农人专业合作社,承包了300亩水塘开展渔业饲养,投进2000余尾细鳞鲑苗。通过6年的不懈努力,年繁育数达100余万尾,为国家年供给放流10余万尾。
本年春天,他饲养的细鳞鲑鱼迎来收获期,现在已出售1500余斤,根本销往周边旗市区、黑龙江等地,估计全年出售额可达150余万元,未来商场开展的潜力极好。
“咱们的饲养方法是使用天然冷水河流诺敏河地下涌泉流引水入池,不发生水污染,所饲养的细鳞鲑鱼肉质鲜美爽滑、口感细腻味美,没有饲养鱼的土腥味,是当地代表性鱼产品之一。”耿海涛兴奋地说。
为添加种类的多样性,更好地满意商场需求,合作社还添加饲养了哲罗鲑鱼、金鳟鱼、虹鳟鱼、三文鱼等种类,建成了育苗保温房,增加置办了鱼苗繁育设备,推动了村团体经济开展,带动农人增收致富。